预付消费需谨慎!中消协提示要注意这4点
近年来,预付随着预付式消费覆盖领域越来越广,消费需谨消协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慎中AG超玩会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卷款跑路”“套路营销”等。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注意针对预付式消费的预付问题,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消费需谨消协经营者义务。6月28日,慎中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提示AG超玩会
一、注意谨慎选择商家
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预付在资金安全、消费需谨消协服务质量、慎中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提示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注意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同时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二、认真审阅合同
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卡、丢卡不补等“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三、保留消费凭证
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四、提升维权意识
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中国消费者协会督促相关经营者务必保证合法合规,明确必要信息,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售后服务;不得违背公平交易原则,进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是营造和谐稳定、健康向上营商环境的前提。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对预付式消费乱象的治理力度,规范预付式消费规制,健全制度机制,从源头持续遏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卢绍聪
- ·广东重大项目建设奋战一季度“开门红”
- ·赞!梅州日报社官方抖音号“梅州网”获赞破千万!
- ·未来几天仍有降雨!3日起,梅州高温暂时“下线”!
- ·2022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开始派送,你收到了吗?
- ·农林下路商圈:曾经的“广州三大商业街”之一,如何再现活力?
- ·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非凡十年丨梅州:城产融合促发展 有“面子”更有“里子”
- ·数读梅州2022年上半年反腐
- ·家长学生都要看!公益微电影《溺水女孩的呼唤》发布
- ·揭东玉湖临近学校“撤点并校”,教育搭桥化解“百年旧隙”
- ·淬炼成钢,保家卫国!新时代尖兵这样练就→
- ·用心用情用力当好贴心人!梅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力推动工作纵深发展
- ·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交通安全!市公安局团委联合团市委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教活动
- ·肇庆三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面向应届生免票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梅州上市公司上周股价四涨五跌,超华科技涨幅最大交易最活跃
- ·梅州明起雨水“退场”,35°C高温即将回归...
- ·诵读中华经典,感悟民族团结!梅州开展亲子阅读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