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数智化、平台式农服新模式助农“大丰收”
农业农村部最近公布了新一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其中,全链广东省深圳市五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丰收”)作为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条数成员企业,因其打造的智化助农全链条、数智化、平台平台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而入选。式农丰农控股集团业务范围覆盖国内600个市县,服新累计服务近1000万农户,覆盖超1亿亩耕地。作为丰农控股的下属成员企业,大丰收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九游专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链条保障服务。
为农户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近年来,降本增效是农业热词。大丰收为农户提供农资产品、托管服务、技术指导等多元服务。依托大丰收农服平台,农资产品采购成本低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有了、农户收益提高了。
“大丰收农服平台的出现,就是为了助力中国农业生产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大丰收CEO许可说。
据悉,大丰收农服平台与先正达、金正大等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合作,通过集中采购农资降低成本。同时,平台为农户免费提供专家作物问诊、农事方案智能在线生成、农事数字化轻管理工具等服务。截至目前,大丰收已成为覆盖全国的专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累计服务超过220万农场客户。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类型和生态特征,大丰收从作物理想状态、管理技术、异常现象及精准对策等方面作出标准化指引,打造了标准化技术体系。大田作物方面,打造玉米、水稻、马铃薯的栽植规划和田间管理方案;经济作物方面,开发柑橘、荔枝龙眼、火龙果、葡萄的全年种植方案。“平台致力于打造产中标准化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种植者集约规范生产。”许可说。
清远飞来峡丝苗米全程托管基地。
在提升种植者收益方面,大丰收也很有一套。一方面,平台打通各农产品直供环节,为大型商超和农产品电商平台提供优质农产品。“广州南沙卡尔森火龙果基地利用大丰收提供的销售渠道资源,将优质农产品直供商超,实现优质优价,与等待果商上门收购方式相比,售价可增加5%以上。”许可举例说。另一方面,大丰收积极与各地开展粮食烘干储运合作,积极对接国内外大型收储公司,避免多环节流通提高成本降低收益的问题,提升售价1%-3%。
拍照识别即可诊断病虫害
通过手机拍照识别即可诊断作物病虫害并给出农事操作建议,帮助用户及时防治,精准用药,提升农事操作效率。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大丰收开发出上述农作物病虫害识别工具“智农”,可供种植者免费使用。截至目前“智农”日活用户已达50万。“平台基于数智化种植能力,开发了面向不同终端、多样品种、不同使用场景的智慧化种植管理应用。”许可介绍。
惠州东江牧歌基地智慧农业大屏。
为满足农场规模化精细管理,大丰收研发了“数智丰农DAP管理系统”,从数据、数字、数智三个层面实现农场智能决策、智能管理。
数智丰农管理系统在国内众多大型农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广州南沙卡尔森火龙果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介绍,模型可以根据特征量计算每天补光时间,达到动态补光,节省补光电费成本,每百亩地每年可节约电费约3-6万元,同时模型可根据各地气候数据,为产期调节决策提供支持,在寒潮来临时进行预警。
广州南沙卡尔森火龙果基地正在进行夜间补光。
此外,针对中小规模客户,大丰收开发推出“农事记”应用,以实现数字化管理作业。农户可在该小程序完整记录农事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用药量、稀释倍数等,结合数智系统可有效地实现轻量化决策,智能判断监控作物生长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升中小规模农户的果园精准管理能力。“农事记”小程序注册使用用户目前已达37万。
200多名“田间医生”实时服务
截至目前,大丰收业务范围覆盖国内18个省份,累计服务全国124多万个农业生产基地(农场)、1000多万涉农从业人员和超1亿亩耕地,帮助农民提高综合收益超过15%。公司还荣获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等多项荣誉。大丰收获得成功有何法宝?许可解释道:‘除了搭建体系和打造技术平台外,我们采取的是‘建团队、做培训、整资源’三步法来服务农户。”
据悉,大丰收培育200多名“田间医生”,常年在村镇田间地头实时为农户解决病虫害防治、农事操作、营养植保等种植难题。在牡丹江万亩玉米基地,大丰收服务团队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大垄种植+多次深松等新技术引入到托管生产中。相较于农户自行种植,平均粮食产量提升18%,土壤肥力提升33%,肥料减量21%,成本节约24%,农民增收30%,成为当地标杆的优质玉米产区。
大丰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农民培训。线上,大丰收联合“天天学农线上农业教育平台”提供超50000节农技课程,目前累计服务用户达700万人。线下,大丰收联合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推出全国大型公益农技巡回讲堂活动“大丰收植保万里行”,邀请农业专家走到农户身边,现场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问题。
大丰收整合修剪、施肥、飞防劳务队、收果商代办等组织资源,通过“技术服务+劳务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区域化劳务服务网络,降低农户成产成本。大丰收的实践表明,当技术与劳务相结合,当企业与农户携手并进,农业生产的潜力和区域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无可限量。
- ·产量增、突破大、品牌强!广东特色种植业迈向新高度
- ·恭喜你,找到北啦!梅州日报读者团开启漠河“找北”之旅
- ·想吃!梅州柚月饼上线~
- ·高考提前批专科院校投档情况公布!快点进来看看→
- ·第六届“穿梭北回归线风物带——广东做作呵护地探秘行动”乐成举行
- ·紫晶存储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净利润同比增长84.01%
- ·科技战疫,创新强国!确认过眼神,这是你们要的科技活动周
- ·中意复式投注,中了52万!梅州90后新手彩民中得2注福彩双色球二等奖
- ·雅安农信系统员工将持证上岗
- ·中秋未到,梅城街头月饼先火!今年你打算吃哪款?
- ·还有机会!23日10点,2020年本科批次缺额院校开始征集志愿~
- ·暑假余额已不足!“开学经济”升温,你家的“开学账单”多少?
- ·饶平县委布告陈跃庆:坚持“工农并举”,鼎力睁开优势特色财富
- ·“红蓝”军模拟对抗!梅州公安全力做好实战练兵秋季大互检工作
- ·梅州印发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擦亮梅州“足球之乡”品牌
- ·科技战疫,创新强国!确认过眼神,这是你们要的科技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