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丨喜看山乡织锦绣 秀美风光入画来
五月的兴宁乡织秀美兴宁,沃野之上已是丨喜万物萌发。记者驾车行驶在兴宁市乡村,看山j9可见道路干净整洁,锦绣平坦开阔。风光田野间,入画青嫩的兴宁乡织秀美农作物已从田间泥土冒出头来,偶有农人在地里忙碌。丨喜村文化广场上,看山三三两两的锦绣村民围坐在一起,聊得开怀大笑。风光农家小院里,入画农家乐老板端出原生态客家菜肴,兴宁乡织秀美热情招待前来游玩的丨喜客人……
兴宁市新陂、叶塘“两镇五村”麻岭河生态景观带新貌。看山
兴宁市近年来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9在“八山一水一分田”中潜心耕耘,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
富民产业激活“一汪泉”
走进龙田镇羊岭村,以前贫瘠的土地上已经新建起6000平方米的鸽棚。这是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龙田镇打造的第三个养殖基地。几年间,该镇形成了以碧园、环陂等6个村连片为核心,全镇一半以上村都养殖肉鸽的产业发展布局,形成完整的“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条。
“家里有三个病人,三个孩子还在上学,经济负担特别重。今年年初领到了养鸽项目2019年度的7000多元收益分红,对家里帮助特别大。”村民欧小燕说,她的丈夫王胜强患有帕金森症,公公、婆婆分别患有精神病和糖尿病,自己一个人打工获取的微薄收入,难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和日常开支,而从养鸽项目获取的收益分红,极大缓解了家庭经济窘况。
“我们发动贫困户加入金绿养鸽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形式获取分红。首期共与507名贫困农户签订合作协议,今年再与13个省定贫困村签订了合作协议,惠及贫困户1933人。”公司负责人陈伟波表示,除了入股以外,贫困户还可与公司签订代养种鸽协议,由金绿公司为贫困户搭建鸽舍,提供种鸽、饲料、药品、技术等,合格肉鸽由公司统一销售,贫困户获取收益。与此同时,该公司利用肉鸽养殖棚顶连片面积大、无遮挡特点,通过加盖光伏发电设施,让贫困户从土地租金到乳鸽收益到光伏收益,都能获得稳定分红。
当前,兴宁市充分发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光伏产业”“旅游扶贫”等扶贫模式,带动有劳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至目前,全市形成了东部茶叶蔬菜、北部油茶灵芝、南部无花果蜜雪梨、中部乳鸽养殖的产业扶贫格局,创建了“陈小鸽”“梅一客”“绿宝峰”“石岭情”“新洲绿”“华唇塘”等产业扶贫品牌。
美丽乡村绘出“一幅画”
经过省道225线进入新陂、叶塘“两镇五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麻岭河生态景观带。“河道小、垃圾多、河水浑浊”,是当地村民对麻岭河的旧印象。如今,一条约两米宽的休闲步道贯穿整个景观带,为乡村绘制出一幅美丽画卷。
麻岭河生态景观带是新陂、叶塘“两镇五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建设的重要节点,该市充分利用麻岭河一河两岸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将它打造成为河景、水、绿、堤完美融合的旅游栈道。
兴宁新陂、叶塘“两镇五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休闲步道建设(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供)
记者看到,景观带内的驿站公园已初现雏形。“3.5公里麻岭河生态景观带已基本完成建设,建成了党建宣传栏、入口标识、景观绿带、驿站公园、七夕广场、风雨廊桥等节点项目。”该市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公园内规划建设乡村驿站、特色雕塑、阵列雕塑、风雨廊桥、阳光草坪、红色文化景墙、红色浮雕景墙和红色革命景墙等大批景观节点,将成为市民游客观光、休闲、学习、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据了解,兴宁市突出规划引领,还完成了2429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并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部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70%以上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如今的兴宁乡村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呈现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田园美景图。
文明建设铸就“一个魂”
乡村美了,随之而来的是以文明建设铸就的乡风之“魂”。在叶塘镇富祝村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广场、图书阅览室、书画展览室、娱乐室等一应俱全,不少村民正在打球、健身、看书,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在水口镇光夏村,新修建的宣誓广场和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成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
兴宁市以“一村一品”的思路,推进“一镇街一品牌”“一镇街一特色”美丽镇街建设,形成各村文明品牌。在特色文明品牌的带动下,各村也有意识地加大其他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村民素质。为了树立文明榜样,塑造文明信仰,该市积极开展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活动,已评选出几批荣获“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道德楷模”“文明家庭”等荣誉的个人和家庭。
兴宁市近年来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同时逐步完善了11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市级三馆、镇(街)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群众免费开放。同时大力弘扬“三好一正”,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和谐幸福指数实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总策划:罗金良 黄山松
总统筹:张柏明 钟伟光
采访统筹:李锦让 张柯
编辑统筹:洪观楷
本报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刘海阳 钟思婷
海报:崔亮玥
编辑:杨颖
- ·缅甸地震遇难人数超过1000人 受伤人数为2376人
- ·三百门冷链物流骨干网项目签约 饶平实现供销系统冷链全覆盖
- ·首届桥东街道杨桃文化旅游美食周活动启动 六亩杨桃 甜美“湘”约
- ·潮州两级法院干警多形式开展普法活动
- ·产量增、突破大、品牌强!广东特色种植业迈向新高度
- ·潮州文化大学堂“品‘潮’寻踪”第三期活动举办
- ·市国资委顺利完成2024年度《潮州日报》征订
- ·庆祝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潮州市公安局举行升警旗仪式
-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发生3.2级地震
- ·潮州10条村入选广东省第八批古村落名单
- ·中华畲乡茶文化交流会在凤凰镇举行
- ·潮州市江西商会获评“五A”社会组织称号
- ·省人大代表黄云燕:增强下层管护实力,为他乡形貌绿美画卷
- ·第十六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大赛在潮州市举办 320件(套)精美陶瓷作品同台亮相
- ·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43号)
- ·刘星带队到潮安区督导检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
- ·三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
- ·饶平召开推进“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现场会
- ·周茹茵带队督查节前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 ·饶平县举办“宪法宣传周”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法治宣传活动
- ·高效引流强人入县镇村落!江门以人力资源效率赋能“百万万工程”
- ·潮州工会职工乡村疗养工作部署推进会暨潮州市总工会疗休养基地+N 助力“百千万工程”授牌仪式举行
- ·用新颖灵动的视角展现潮州传统文化魅力 2023“粤来粤有趣”完美落幕
- ·湘桥区统战系统举办“冬至情暖 潮心团圆”活动
- ·1313.4万吨!2024年广东食粮产量创2006年来新高
- ·2023粤东青少年创客文化节在潮举行